35歲後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做對這3件事:學會零成本創業

35歲後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做對這3件事:學會零成本創業

無論是產品經理、運營總監、程式員,到了35歲如果你還不是管理者,在大廠被肯定是被辭退的,即便我們想到中小企業某個職位,也會因年齡受限。

面對這樣的問題,過去沒有辦法,但現在每個人都能夠依托平臺+個人的模式,從事自媒體相關的工作去賺錢。

為何自媒體會成為普通人的新起點呢?這需要從3個維度說起!

1.首先,整個市場的架構正在從物質,向知識、文化層面轉變,而內容在這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當人們滿足物質需求後,精神需求會逐漸增加,因此需要通過圖文、視頻、直播等內容形式作為載體,去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這不單指刷短視頻、看直播、讀文章等內容消費,也包含人們的購物方式與消費決策。人們會在看內容的過程中,產生即興消費,形成興趣電商的模式。

有需求就會形成市場,未來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生產內容,就能夠靠種草帶貨、廣告收益去變現。目前做內容種草、自媒體的新個體創業者,年入20-100萬的比比皆是。

35歲後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做對這3件事:學會零成本創業
其次,對於35歲後的職場人來說,無論是做技術、運營還是銷售,都在一個領域積累的大量的經營。

這些經營與技能,不僅能夠靠打工變現,也能夠通過社交媒體分享給更多小白,在一個領域持續地做內容深耕就能夠形成IP效應。

在做內容生產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靠廣告收益、做內容電商,也能夠把自己的知識與經營,變成知識。

比如你是做設計的,可以把你以往的經營與技能,製造成為視頻課件,發布到知識付費平臺,銷售給有需要的人。

如果一套課程售價199賣1000套,就是199000元,錄制幾個課程,一年買個幾十萬,數百萬還是比較簡單的事情。

我本人就是靠自媒體+知識付費,以矩陣玩法多個平臺運營起家的,現在已經公司化運營,目前除了知識付費,也在做內容種草,書單號等多個項目。

35歲後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做對這3件事:學會零成本創業
 

2.自媒體這麼賺錢,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做呢?這主要跟每個人的認知有關。

目前,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媒體的紅利已經過去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

無論任何市場,任何商業模式,賺錢的本質在於價值的交互,而自媒體只是一種營銷與銷售方式。

自媒體是通過內容形式去引流圈粉,以種草、帶貨的方式做粉絲變現。

這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不在於自媒體的價值,而是你本身的價值。

能夠給粉絲帶來的讓粉絲提升認知、學習乾貨、增加見識、獲取生活需求的解決方案,都屬於一種價值的體現。

而價值的體現就是通過短視頻等內容載體,在多個平臺藉助大數據智能分發,連接精準粉絲人群。

35歲後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做對這3件事:學會零成本創業
這就像十幾年前做電商,真正能把電商做好的,不是靠電商平臺與工具,而是拼的是運營管理與背後的資源。

同樣的道理,在今天能不能做好自媒體,在於你能不能給粉絲帶來價值,而不是自媒體本身。

自媒體創業,與電商、實體等其他的創業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自媒體幾乎不需要投資一分錢。

因為自媒體依托的是平臺+個人的創業模式,每個人都能夠依附在平臺,只要能夠生產內容,產生價值,通過一臺電腦或者手機就能夠賺錢。

相反開店、開工廠、開網店等創業模式,少說得幾十萬上百萬的投資,而且成功率幾乎為零。

一個是零投資,一個是成功率為零,選擇哪一種方式,相信大家都有方向了。


3.在未來一個人依附在自媒體平臺,就能夠成為新個體創業者,也能夠打造個人品牌,以團隊化的方式運營。

就是通過個人生產短視頻,在一個領域做深耕,塑造個人品牌,製作知識付費課程,或者搭建供應鏈,然後依托個人的影響力去招募合作夥伴,把粉絲變成合夥人。

合作夥伴只要把我們的原創視頻剪輯後,發布到自媒體平臺,並植入我們供應鏈的商品,或者我們的知識專欄,就可以獲取廣告收益與分潤傭金。

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夠靠培訓賺錢,又能夠收取加盟費,還能靠供應鏈賺錢。

但想要實現批量的矩陣化+創業市場的運營,必須能夠在自己的細分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個人品牌價值,能夠實現自帶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