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投資機構眼中,好的創業者該是什麼樣子?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畢竟很多時候,既然選擇了當舵手,置身洪流中就必須全力以赴,旁人的議論永遠只是隔靴搔癢無足輕重,無非製造些悲情和壯烈。
如果說非要提出一些要求,那就是我們希望每個創始人都能以自己相對舒服的狀態做事,順著自己的性格,儘可能與它和平相處,走得盡興一點,走得久一點。
一、焦慮不論性格,也無關成績
外向還是內向,不是判斷一個優秀創始人的標籤。事實上,在創始人中頻繁出現的抑鬱、焦慮等症狀與性格並無太大關聯,努力扮演「活潑開朗,善於溝通」的人,有時候心力消耗更大。
創業就像人騎獅子 人們看著他會想,這個人真的成功了!他騎到了獅子背上!他真勇敢!騎著獅子的那個人則在想,我究竟是怎麼騎到獅子身上的?我要怎麼樣才能不被吃掉?
創始人最擅長對外形象管理,而不是展現脆弱,Y Combinator總裁Sam Altman曾說:創始人面臨不展現軟弱和在內部、外部事件中擔當『啦啦隊長』的巨大壓力。世界可能在你身邊塌下來——如果你打理一家公司,大部分時間裡情況的確如此——你必須保持堅強、自信和樂觀。失敗是可怕的,並且看起來也非常愚蠢。」
很多創始人都認為,露出失敗和脆弱的一面很羞恥,以為經常偽裝,就可以變成超人,但很多時候往往苦了自己。不斷平衡投資人、員工和用戶多方利益的過程,更像一場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手,對自己有要求的創始人往往善於讓身邊的人保持樂觀,但自身卻更容易陷入精神衰弱。
「這些焦慮來自融資,來自竟爭者的挖角,來自監管的恐慌,來自家庭的破裂,來自朋友和合伙人的反目,來自資金鍊的斷裂,來自商業模式驗證前的驚恐,來自巨頭突然的商業合縱聯橫。」——王利芬
張銳最難熬的那兩個月:
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鍊斷了怎麼辦,半夜兩三點給人發郵件,探討產品設計或者商業模式。一大早,又跑到各大投資現場,唾沫橫飛地跟人闡述春雨的商業價值。同樣的內容,每天至少要講兩遍,還要回答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創業維艱》本·霍洛維茨: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的CEO,我睡得像個嬰兒,每隔兩個小時就醒一次,然後大哭起來。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
我簡直是被手槍輪番掃射,有很多人在幸災樂禍,各個方面都對我十分不利。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我覺得我們撐不下去。我覺得說不定一切都完了。
二、躁狂症候群
說的通俗點,就是偏執狂。這更像一種先天氣質。
他們基本對說話的興趣沒有那麼大,毫無人際交往技巧,甚至有社交恐懼症,但一在大舞台上講起來,都極富激情和感染力,人文精神浪漫主義情懷多的冒泡。研究曾表明,成功的創業者好像有一種特質,就是會比普通人情緒更不穩定,他們精力充沛、積極富有創造性,但是這些優秀素質的反面就是輕度狂躁症。
John Gartner在《輕症躁狂的優勢:在美國瘋狂與成功的聯繫》一書中說,輕度躁狂症常常被忽略,是創業者的優勢,但也是劣勢——儘管躁狂能夠產生驅動力和創新力,但是輕度躁狂症患者如果再患上抑鬱症,則會相當危險。失敗會激引發抑鬱發作,但同時又削弱不了輕度躁狂勢頭。「他們就像邊境牧羊犬一樣不得不奔跑,如果你把它們關在家裡,它們就會開始撕咬家具。它們會發瘋,竄來竄去。」這正是輕度躁狂症患者所做的事,他們需要忙起來、活躍起來、超量工作。
接受採訪時,張銳把創業比作打麻將和抽菸。「很累,但你很爽。你說抽菸有什麼好,這麼難聞,對身體不好還花錢,但是我高興。」
羅永浩在說他有注意力缺失症(ADHD),糟糕的身體雖疲憊不堪,心裡總有一股火苗在躥,他對細節有臻於極端的完美主義,也經常失去耐心變得暴躁不堪。
賈伯斯和馬斯克在創業中也曾遭遇大量的崇拜與厭惡,強大的「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是一種稱讚,但也是一種警示,容易讓對方和他一起追尋夢想,並對對方施加壓力來達到自己需要的目的,甚至有很多時候表現得「像個渾蛋」,自負決絕、疑心超重。
三、永遠停不下來的宿命
「這些年一直處在高速狂奔中,我找不到下高速的出口。仿佛這是自己的宿命。」一位連續創業者這樣說。
「總有一種資金周轉不過來、永遠不能放鬆的感覺,你最終會有嚴重的信心問題,你會覺得,每次你的安全感剛剛建立起來,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然後把你的信心帶走。」
張銳的老同事吳婷在悼念文章中記錄,「在握有9000萬用戶,估值12億美金時他還告訴我,他常常反覆做同一個夢:獨自走在細細的小路上,兩邊都是萬丈深淵,深不見底。」
可創業是件會上癮的事,多少人想要越過山丘,多少人還是不忘江湖,多少人還會捲土重來,以有限對抗不朽。
研究創業心理健康的精神病學家和前創業者Michael A. Freeman說:「創業之路傷痕累累。」
知乎上有一個這樣的問題:「創業失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回答者里大家的「落難程度」有所不同,有人已經徹底失去了還款能力,有人還在掙扎,有人也慢慢開始走出了困境。有回答這樣說:「創業失敗會讓人經歷很多,人情冷暖不在話下,你需要面對失敗的嚴重後果,同時你還需要掙扎出來繼續賺錢還債。你會焦躁,抑鬱,失眠,身體透支等等,你的生活仿佛在那段時間,就是完全的一團糟,有時候想想,養家餬口就好了,為什麼非要做大?」
在九合給Portfolio的投後手冊里,我們有專門一節講了講失敗,顯然,這不是每家VC都會在見面禮中提及的事,也不是每個剛拿到融資、正想著喘口氣歇一歇的創業者想看到的字眼,但我們最後還是決定加了進來:創業的成功和失敗其實並不絕對,在不斷試錯中,不要太恐慌,也別太沮喪。
最後,我們也希望給所有創業者幾項備忘錄:
1. 先活下來 一家企業最大的使命是先活下來。
2. 現金流 很多人都是對自己行業的未來看好,但是不注意現金流,很難撐到你想看到的那天。正向現金流在某些行業必不可少,資金槓桿一旦破裂,後果不堪設想。學會控制風險,風險絕對不是勉強應付就可以了。
3. 不要忘記生活 極度透支和高速運轉,遲早會崩盤。抽時間陪家人的時候也是在治療自己,自我價值實現和資本增值淨值,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應當成為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