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必須要熟知的七大創業風險,初創者必讀

創業者必須要熟知的七大創業風險,初創者必讀

創業有風險,進入需謹慎,今天盤點一些初創企業的風險,僅供創業者參考,不周之處可留言探討。


「贏」字十分奇妙,亡口月貝凡,各有深意,而位於贏字頭頂處的「亡」顯得格外的醒目,有些人把它解讀為危機意識,老祖宗發明這個字的時候格外的有深意。贏,會意字,本義為贏利,《說文》,「賈有餘利也」,也就是做生意能賺取額外的利潤。

所謂的危機意識正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風險問題。

風險一,項目風險
選擇項目太過與盲目,創業缺少前期的調研與論證,憑藉自己的主觀意識或者一時的興趣決定投資方向,一時心血來潮最後或許是頭破血流。

做好市場調查,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成功率要高很多,對於沒有經驗的創業者不妨從小本經營做起,做到起步穩,規模小,志向大,計算精。

風險二,資金風險
創業初期對於創業者而言,資金定時遇到的最大難題,創業啟動後,必須要考慮要有充足的資金來滿足創業的日常運作,在做啟動資金預測時,不能過於樂觀的估計收支平衡點,一般要做好前三個月不盈利的準備。現金流中斷後是否要採取融資渠道,比如民間借貸,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創業基金等形式,遇到財務問題時風險也會緊隨而至。

避免資金風險的有效辦法就是前期對資金的合理使用,做到合理預測,好鋼用在刀刃上。


風險三,管理風險
第一次創業的創業者對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能力普遍不足。想要創業成功,創業者必須從技術與經營兩手抓起,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從虛擬店鋪開始,鍛鍊創業能力,又或者聘用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的日常運作。

風險四,競爭風險
尋找藍海是創業良好的開端,但網際網路創業時代想找到藍海的行業猶如大海撈針,又或者發現藍海,但藍海也可能是暫時的,所以競爭是必然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於企業依舊適用,若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初期可能會遭到競爭對手的排擠。一些大企業會把小企業吞併或擠垮,採用低價,政策壓力等手段。對待競爭對手的方法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競爭對手要在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認識並了解競爭的殘酷才能在行業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風險五,團隊的風險
現在企業是團隊的企業,一個優秀的企業必定有一群優秀的人才,但往往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團隊分歧得不到統一時,極有可能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

經營團隊的難度不亞於經營公司,特別在股權,利益相關聯時,能共苦不能同甘時,小夥伴也會鬧的不歡而散。

風險六,人力資源風險
對於高素質人才或者業務型人才組成的公司,防止技術或業務骨幹流失是創業者時刻要注意的問題,有時一個人或許就是一個公司的核心壁壘,寶押在一個人身上對於企業是致命威脅,處理人力資源問題除了規章制度外,更多的是要會打友情牌,創業初始,在給不到高工資的要求外,可以通過給予充分的尊重來實現人才的挽留。


風險七,財務風險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73%的人認為創業終將會面臨存貨積壓。在處理存貨上71.5%的人會選擇賒銷,32%的人對熟悉的往來企業不予以信用評估,甚至8.5%的人對所有的往來企業都不評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了流動性風險。同時,較高比例的負債也是導致流動性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一個企業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時,企業將面臨夭折的危險。現代創業者在實際創業過程中卻不能很好地應用財務知識,不能對成本進行全面的控制與預算。根據調查顯示,僅有33.5%的人能準確的辨別成本的類型,57%的人只能分清部分成本,15%基本不能區分。

規避財務風險除了自己學習外,也可以尋找一家正規的外包公司委託其代理記帳或稅務申報。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可以請稍大的財務公司出具財務分析報告,通過財務分析發現企業問題,達到防微杜漸的目的。

除了以上的七種風險外,在創業過程中還會遇到,營銷風險,法律風險,以及政策風險等,風險無處不在,與企業的成長如影隨從,風險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有風險還自作聰明,投機取巧。

通過上述描述不難看出,解決風險問題的兩種方法,一叫早知道,另一個叫累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