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穫,即使最後失敗了,你也獲得了別人不具備的經歷
——馬雲
創業的過程極其辛苦,如果一個人想一蹴而就簡直就是痴人說夢話。如果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我們不難發現,創業者首先最需要的是永不言棄的創業精神,因為它推動著一個人的行為和行動;同時,「永不放棄」也是馬雲的座右銘之一
1992年,馬雲首次創業,他創建了海博翻譯社。第一個月的收入是700元,但房租卻高達2400元,比他收入的三倍還要多,這對於馬雲而言無疑是一種諷刺。
為了將海博翻譯社維持下去,馬雲獨自到義烏、廣州進貨,翻譯社開始兼營禮品、鮮花等,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生存。馬雲還做過一年的醫藥銷售,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都成了他的推銷對象。堂堂大學教師去幹這種活,馬雲除了要承受身體上的壓力,還要面對心理上的壓力。
1995年馬雲創立中國黃頁,當時的情況異常困難。馬雲自己的六七千元,加上從妹妹、妹夫那裡借來的錢,東拼西湊才湊足了2萬元,然後還把家具變賣的差不多後,才終於湊齊了必須的10萬元本錢。當時的他只租了一間房間作為辦公室,房間裡只有一台電腦,錢是一塊一塊的數著花的。他的公司職員也僅有一位對計算機稍有了解的自動化專業畢業的朋友何一兵,加上馬雲和他的妻子,一共三個人!
在公司註冊的時候,網際網路公司在中國還沒有出現,馬雲的公司成了全國第一家商業運作的網際網路公司。就這樣,一家名為海博網絡的「皮包公司」成立了。當時他把各個企業的資料搜集到一起,快遞到美國,然後由設計者做好網頁向全世界發布,而公司的盈利方式則是向企業收取費用
1999年,馬雲在杭州成立了阿里巴巴公司,這時他的情況還是很艱難,沒有辦公場地,就把家當做辦公室。他和他的夥伴們沒日沒夜的工作,誰累了就鑽進地上的睡袋裡睡一會兒。
對此,馬雲回憶說:如果我成功,我認為成功的原因,就是永不言棄,從不氣餒!
我們從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中可以看出: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行動力和堅強的毅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你可以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機遇,同時通過果斷的行動去抓住它,但最後你還需要用堅強的毅力將其轉化為真正的成功。因此,永不言棄是一位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素質。
首先,一個人必須先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確定人生的前進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會去實踐,否則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事實上,創業的道路不可能順風順水、暢行無阻,往往是布滿荊棘,甚至是泥濘難行的。因此 「永不言棄」的精神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持之以恆的堅持到底。只有做到以上這一點,你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你才會把艱辛與痛苦看作是人生路上的插曲,一步一步的在通往成功的階梯上前行,才能具備一切成功創業所需的優秀品質。一旦缺乏這些素質,即便你的創業計劃再美好,條件再怎麼充足,對你來說也不過是空想,不會成功。
馬雲如此,更多的其他創業者也是如此。命運全靠拼搏,要用奮鬥換取希望。想成功,必須要做到兩點:堅持到底,永不言棄。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放棄努力。其實那些失敗的創業者如果把自己和馬雲相比,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成功是屬於那些不辭辛勞,不斷付出艱苦努力的人的。世界上沒有一條可以一帆風順走下去的路,一帆風順不過是一廂情願的願望罷了。馬雲的一句話足以說明這一點: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難捱的。想要享受黎明時的陽光,就必須在之前的黑暗中堅持下去。
人生有兩杯必須喝的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沒有人能例外。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也不過是喝兩杯水的順序不同罷了,成功者總是先喝苦水 再喝甜水,而普通人卻總是先喝甜水 再喝苦水。在創業的過程中,持之以恆至關重要,每當遭遇挫折,要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再來一遍。因為這一次的失敗已成為過去,下一次才是成功的開始。人生的過程也不過如此,跌倒了 再爬起來,只是成功者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而平庸者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少一次罷了。最後一次爬起來的人被稱為成功者,而爬不起來或者不願爬起來的,失去堅持下去的毅力的人被稱為失敗者。
多數人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恆心,任何領域中的重大成就都和堅韌的品質有關。成功更多依賴的是一個人在逆境中的恆心和忍耐力,而非天分和才華。恆心和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所在,也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
對創業者而言,認準目標,堅持到底,永不言棄 才能成功。即使遇到千難萬險也不放棄追求,從不輕言放棄、不退縮、不向命運屈服。只要你能做到這點,那麼你就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