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賽富投資基金合伙人羊東關於投資曾有一個很著名的論斷:天使看人、看理想,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C輪看收入,上市看利潤。顯然,沒有好的創始人,一切都無從談起。
毋庸置疑,創業的核心驅動力來自於「人」,而一個創始人的能量也正代表和引導著整個團隊的精神與能量,他們自身的積累和能力幾乎可以決定整個企業的興榮和衰敗,而領隊的重要性絕不僅僅是CEO這一個詞語就可概括。既然想要和投資人好好談場「戀愛」,那麼在投資人眼中,領隊到底有多重要,又將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隊?
投資的邏輯
從三星最年輕的中國籍高管到創辦北京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再轉身成為投資人,並成功投資過百度、德豐傑龍脈中國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曲敬東用自身的經驗證明了「人」才是創業的核心力量,正是因為人擁有對商業價值的成功判斷,才會使得一個企業做的更大更強。
談及決定投資一個創業項目的核心因素時,曲敬東認為,人的因素無疑排在首位,「創業的人得要靠譜,需要有準備、經驗、有自己創業的基本素質,因為創業者需要很強的執行力、很大的抗壓能力,而這些都比較重要。」
儘管創業離不開人這個核心因素,然而在曲敬東看來,創業者所要實踐的創業領域也很重要。「創業領域應該具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只有這個市場夠大,能做更大的事,對於投資人來說才很重要。」
曲敬東用「有淵源」來形容創業者與創業項目之間的最佳關係,這意味著最好的創業項目就是創業者和他選的方向較為匹配。當創業者在這個領域做過事,有過技術儲備,客戶關係等資源積累時,成功的機率肯定是大過選擇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以他自身的經歷來說,無論身份怎樣轉換,卻始終未曾脫離計算機網際網路的行業,這為他的成功增加了砝碼。
瑞德資源總裁莫天安也同樣堅信著這套法則,選擇「人」與項目連接度最高的,則意味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他以前在北京創業潮中所尋找到的一個創業者為例詮釋了這一投資的邏輯。
「有個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想做一個關於醫療的移動APP,目的在於幫助中國醫生提高看病效率。通過我們的活動,他很快融資了大概100萬美金,我們通過幫他介紹投資者來支持他。現在,有超過60萬的醫生應用這個APP,我們同時也幫助他在美國做了項目推廣。」在莫天安看來,創業者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使得他註定對這個行業的運行特別了解,而這比項目本身更具有說服力。
事實上,對於選擇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之間有著「淵源」的投資邏輯來說,其背後更深層的原因無疑是看重創業者對於這一行業的經驗積累和掌握。
洋蔥投商務總監張塞回顧起他們此前審視的早期項目時坦言,更核心的部分應該是在篩選創業者以及整個團隊,最為關鍵的還是看「人」的經驗積累,以將風險降至最小。「創業之前的實操和實踐經驗很重要,不要強調身份,更核心的是他所經歷的事情。」
儘管許多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存在創意亮點,也確實找到了市場的痛點,但由於大學生的閱歷經驗和團隊管理等各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張塞看來,早期項目的投資,信賴的就是團隊,核心更是在人,風險的防控更是重中之重,他們有著嚴格的篩選標準其中APP在建立初期擁有足夠的粉絲群體,就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然而張塞講述了一次破例的選擇,也充分證明了在投資人眼中,經驗的價值之重。「某停車APP還未上線,我們就投了,因為它們的股東也是創始人之一,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是大唐電信的高管,這種人,他肯定不會亂花錢。這部分資金投給他,要比投給沒經驗的人放心。」
與某停車APP一樣,他們同樣破例投過還在測試階段的某貨運APP,而之所以敢投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創始人是高德地圖的技術總監。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他之前的從業經歷,他所掌握的資源,相較起一個初出茅廬的創業者肯定是不一樣的。
創始人的重要
無疑,某停車APP和某貨運APP的故事啟示了我們一個創始人的重要性,在投資人眼中,即使創業團隊參差不齊並非一手好牌,但創始人這個「王炸」也能起到扭轉全局的作用。
在曲敬東看來,創始人對於創業團隊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只有創始人這個「1」立穩腳跟,後面才不斷有「0」的跟隨。而一個創始人的重要性體現在每個公司上也並不相同,正如賈伯斯是產品創意型領隊,可以規劃創造出驚世駭俗的產品,而馬雲則是在怎樣組合團隊發展方向方面展示所長。「每個創始人各都有特點,不管怎麼樣,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都是不可或缺的。」
儘管不同的創始人各自探索著不同的方向,但是曲敬東覺得身為創始人都需要有一些共同特質,即強大的抗壓能力和面對困難時堅持到底的勇氣與決心。身處創業公司遇到困難可謂「家常便飯」,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地想辦法解決,這絕非易事。「因為公司的生死與創始人緊密地捆綁在一起,所以需要極強的抗壓能力,需要創造性的想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舞著這個團隊往前走。」
同樣在曲敬東看來,這種抗壓力與勇氣也絕非一個固定模式所能教授的,這種能力則來自於創始人自身的願景,將實現目標的過程落地而轉變成解決困難的方案。儘管不同創始人的開拓能力和如何落實執行力各有不同,但共同點都是樹立自己的願景和理想進而轉變為自己的能力和信心。
解決困難,這或許成為創始人在創業團隊中體現其關鍵性的重要方面。
「第一個困難就是怎麼拿到錢」。曲敬東坦言,創業公司都需要錢,無論公司規模的大小背後都需要錢來推動,即便成功的公司沒有錢都走不到今天,所以說創業沒有錢是很難的,即使再白手起家的創業也意味著拿小錢賺大錢。所以他覺得資本或者錢是實現願景的最重要要素,這也是天使投資和早期投資是創業路上很重要一部分的原因。
然而在張塞看來,對於創業者來說創業並不應該意味著拿到錢,只有真誠對待這份事業,才會收穫投資人的「真心」。張塞將商業計劃書比喻為創業者寫給投資人的第一封「情書」,能不能有機會與投資人談戀愛,當面來聊一聊項目,商業計劃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些創業者對商業計劃書的不重視,不僅在投資人看來明顯是一種敷衍了事,更重要的是,寫計劃書的過程其實是為自己梳理思路,寫的越認真,就越能在這個過程中理清創業的思路。而一味地向投資人尋求大額度的補貼就是產生了「熱錢」的「泡沫」,對於創業團隊來說,即使短時間把大量的用戶機械式的積累起來了,但終究要告別補貼帶來的虛假繁榮而回歸到產品及服務的正確軌道上,過了"大紅大紫"的推廣期之後,這份事業該如何走下去,或許才是創始人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很多創業團隊,在創業的過程中,都聚集著許多優秀的隊員,不可避免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立的觀點。在創業團隊中都習慣著每當遇到困難都採用集體開會的方式討論解決方案,然而各抒己見的結果就是始終討論不出結果,這樣不僅在浪費團隊的時間,同樣也浪費了項目的時間。正如張塞所認為的那樣,創業團隊的時間就意味著生命,而效率就是金錢。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不僅每個人要有超強的執行能力,同時每個隊員的配合也要搭配得當,領隊的作用無疑顯現了出來。
「靠譜」的領袖
正如曲敬東所說,一個靠譜的人對於創業來說十分重要,到底何謂靠譜?
在曲敬東看來,「靠譜」的首要因素即為誠信,具體來說就是這個創業者的個人人品要好,說話算數,不能欺騙別人,在投資人看來,人品不夠好則意味著創業有很大的風險。
第二因素則是他的努力,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樣,創業需要承受比工作更大的壓力,需要具備足夠強大的抗壓能力。而創業企業也需要面對很多次的生生死死,企業幾乎隨時可能會面臨倒閉的風險,因此在曲敬東看來,創始人的開拓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這決定了創始人是否適合把一件事從「0做到1」。
曲敬東解讀道,「開拓能力包括你有沒有執行力,有了想法能不能真的落實,落實後還要有好的結果,既要執行還要不斷修正你的想法,管理你的小團隊,這需要很多能力。儘管做技術做開發,但不僅是要把產品賣出去就行,這其實需要很全面的能力,對人的要求更高。但是所有的這些環節都需要人在做,把產品賣出去還不斷擴大規模,因此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一個合格的創始人。」
曲敬東也指出,身為創始人在團隊中要有些胸懷,如果創始人不能聚人、不能散財,那創業的成功率都會很低。而如何聚人和散財在他看來則需要創始人具備一些能力,而這些能力則是不同的人各有所長。或許像馬雲一樣在團隊中具有強大的說服能力,或許如賈伯斯一般靠技術能力折服別人,靠技術取勝。
對於如何在團隊中發揮協調作用,成為那個在一群「no」中說「yes」的人,曲敬東覺得,這些問題的解決則是基於能力和素質,有了創業目標的願景以後他就有這個能力去解決團隊中的問題。然而這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只是來自於自身的創造性和悟性,每天要去應對變化,產生這些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創始人自身不斷的學習和提升。「在失敗中找到新的靈感,獲得經驗。這是一個靠人的自身去完善的過程,給自己不斷提升的過程。這些都是由創始人的基本素質決定的。所以創業團隊需要不同的組合,而組合的目地就是相互補短板,合伙人之間組合一下就會比原來靠一個人摸索和完善來的更科學和更快速。」
同樣,在莫天安看來,比起單槍匹馬的作戰,合伙人制度是更容易獲得創業成功的保障。他將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所該具備的素質概括為五部分:「首先,要看這個人有沒有創業的決心,有沒有做好創業吃苦的心理準備,有沒有做好前期的創業調查;其次,考慮這個創業者對於他想要創業的領域的專業性和經驗性;三,要看創業者在選擇項目的獨特性,眼光靠不靠譜,有沒有產品概念,對產品功能把握程度;四,創業者的領導力與溝通能力,是否有能力說服聯合領導人支持他;五、創業者區別於一般人的特性,能完成別人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