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風險,入道須謹慎啊!我並不反對創業,但創業應該是理性的,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對於每個創業者來說,處理不好風險,企業就難以求得發展。所以創業者應該正視面對風險,要預防、降低、規避創業中的風險。與其老想著預防風險,還不如從積極方面入手,規避風險,儘可能提高制勝概率。
1、資金風險
創業者在創辦企業時,最容易碰到的風險就是資金的缺乏問題。現實中資金鍊的斷裂是許多創業企業最大失敗原因之一。很多被 BAT 收購的公司和團隊都是因為缺乏現金而尋找一個庇護。但如果沒有大公司的收購他們面臨只有失敗了。
如何規避:前期資金儘量能省則省,例如入駐孵化器,節省房租,獲得更多的創業扶持,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儘量在商業模式相對成熟時再招募更多的團隊成員,提前6個月做好融資計劃,從一開始就關注技術團隊的發展,一旦失敗後還可能被大公司收購。
2、管理風險
初創業者普遍是技術或市場方面技能較為突出,其它方面例如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有一到兩項普遍不足。所以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這是普遍存在的風險。
如何規避:要想創業成功,創業者對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熟知是很困難的,可選擇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從虛擬店鋪開始,鍛鍊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
3、競爭風險
當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已經沒有了絕對的藍海市場,也只是有暫時的藍海市場,所以,競爭是必然的,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正如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創業之初有生機勃勃,之後幾個月里就會變的同質化嚴重,一些大企業為了把小企業吞併或擠垮,手段各異,初創企業防不勝防,對於大的企業規模效益或實力雄厚,短暫的競爭就會拖垮初創企業。
如何規避:避其鋒芒,在同行業領域中要某一個點獨樹一幟,不易被複製超越,迅速形成競爭壁壘,把握融資和市場的時機迅速做大做強,或與BAT這些大咖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4、人才風險
初創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候都會因為企業自身的原因,或者競爭對手原因,人才外流的風險。商戰其實就是人才戰,誰擁有了人才,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相反,誰就失去了競爭的先決條件。
如何規避:馬雲曾經說過: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首先是錢的問題,工資獎金是否與同行業相比矮一截?其次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讓員工得到了成長?在與初創公司奮鬥的日子裡,員工是否得到了機會?把員工與企業的利益緊密聯繫起來,做好企業的股權分配,合理的晉升機制、良好的企業文化,以及優越的員工福利,企業發展了,員工才能得到可觀的收益,大家就會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了。
當然,創業的風險遠不止這些,對於初創企業而言,這些風險是見仁見智的,沒有隨隨便便成功的企業,初創企業只有不懼怕這些風險,認識它,面對它,學習規避風險,轉嫁風險,讓創業的路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