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再好也好不過他的老闆,老闆的境界與能力為企業發展設限。
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老闆的能力、格局決定了企業發展的高度。因此,如果老闆的能力不能隨著企業發展而發展,當企業發展壯大到一定階段後,老闆將成為企業繼續發展的瓶頸!
而不少的中小企業老闆是從基層一步步打拼起來,並沒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經驗,也未必受過良好的工商管理教育。雖然後期會參加一些學習班(比如各種EMBA),但此類學習大多是改變觀念及拓展人脈為主要目的,真正幫助老闆們提升管理的並不多。
因此,中小企業老闆們的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主要是依靠自己在工作中摸索或者與同行交流獲得的。
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老闆,能夠藉助各種渠道快速提升自己,跟上企業發展的速度。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老闆的成長速度明顯低於企業發展速度的。
一邊是老闆們的能力與企業發展階段需求不匹配,另一邊是中小企業的各種決策高度依賴於老闆。這兩者的矛盾是導致中小企業後繼乏力的關鍵,也是企業諸多問題的根本原因。
面對這樣的現狀,中小企業如何才能突破老闆天花板現象呢?
一、老闆的自我成長
既然老闆的能力成為企業的天花板,那麼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升老闆的能力,提高天花板的高度。而這取決於兩點:
(一)意識到自身的不足
只有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才可能採取行動去改變。這需要老闆有自省的意識,認識到企業當前存在的所有問題。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的企業老闆,多少是有一些自負的,往往將問題歸咎於下屬,而很難真正意識到自己存在不足。
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老闆的問題。當前組織、人員、戰略、經營方面的問題,都是老闆以往決策所導致的。老闆只有認同了這樣的理念,才可能會反思自己的問題。
(二)採取行動提升能力
這與所有的能力提升項目一樣,首先需要根據老闆的職責分析其應當具備的能力,然後對照自身當前的能力情況,尋找差距,明確需要提升的內容。進而明確學習方式、制定學習計劃。
由於企業所處發展階段、行業性質、規模、商業模式、組織模式、人才結構等不同,老闆的職責劃分、工作重心會有所區別,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定老闆所需的能力。
柳傳志說,經營企業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這三點顯然是大部分老闆無法迴避的部分,也應當是老闆的重要工作。可以從這三方面來分析企業老闆應當具備的通用能力。
1.戰略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戰略目標制定、戰略執行的能力。能夠度過生存期的企業大多具有較強的機會捕捉能力,但企業經營不可能總是依靠機會主義,老闆要學會根據行業發展趨勢、企業的資源及能力等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及目標,即便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也應當預判未來趨勢,確保企業的發展方向與行業趨勢保持一致。,
2.知人善任:要搭班子必須要具備知人善任的責任,這要求老闆能夠有一定的識人能力。而且要能聆聽得到不同的聲音,容忍反對意見的人,做到開明公平。
3.決策能力:能夠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能夠綜合分析做出決斷。
4.領導力:領導力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如果進一步細分,可以重點關注影響力和激勵能力,前者能夠保證老闆的一些戰略舉措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後者則能夠保證激勵團隊成員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當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老闆或多或少還是要做一些業務的決策,因此,對於企業的核心業務相關的知識、技能還是應當有所了解。這樣在決策的時候,不至於茫然無措,也有助於根據相關信息發現存在的問題(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應該是老闆的職責)。
在能力培養方面,由於這些能力並不是一些具體的技能,而是一些綜合性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不是通過參加某個商學院的課程能夠掌握的。而是需要了解正確的做法之後,通過工作中的刻意練習才能真正掌握相關技能。
二、減少老闆能力的依賴
(一)引進高端人才,分擔決策壓力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除了提升老闆的能力之外,適度引進優秀人才輔佐也是彌補自身的不足也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在選擇引進人才時,最好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有行業經驗,而且其經驗能夠直接平移過來的。
(二)增加決策依據科學性
決策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會直接影響決策的科學性,每個部門負責人是本職能領域的總經理,是企業老闆的智囊、參謀。如果各職能部門的能力比較強,能夠提供正確的方案和決策信息供老闆決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老闆的要求。因此,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專業能力建設也很關鍵。
(三)完善管理體系,降低對能人的依賴
建立完善企業管理體系、決策機制、激勵機制等。一方面,通過建立相關機制,常規性、程序性工作按照規範流程執行即可,避免此類事務占用老闆的時間和精力,讓老闆有更多精力聚焦於關鍵的事務。另一方面,這些制度、機制往往是以往經驗、教訓的總結,按照這些規則開展工作,能夠保證考慮問題的更為周全、風險更小。此外,制度、流程本身也是對老闆行為的約束,可有效降低個人因素導致的決策風險。
當然,中小企業要突破老闆的天花板,歸根結底依然需要老闆的自我超越。畢竟,無論是通過建立管理體系、還是依靠引進人才,這些重大事項都需要由老闆決定。如果老闆本身沒有意識到這些方面的重要性,不大可能做出這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