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渡過創業的低谷期?

如何渡過創業的低谷期?

創業者在低谷期有三個很普遍的症狀:

第一:焦慮。大家每天都非常非常地焦慮,有時甚至手足無措、無所適從。

第二:雙向抑鬱。我們理解的抑鬱都只是情緒低落,但是創業者是不一樣的。雙向抑鬱是有時候整個情緒會很LOW,但有時候情緒很亢奮。創業者就是在高潮、低潮疊代的過程。雙向抑鬱一般是創業者非常常見的狀況。
第三:失眠。很多人都睡不著覺,每天轉輾反側,滿腦子公司的錢、人、事。

這三個症狀在創業中非常常見。《創業維艱》的作者有句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話:「擔任CEO的8年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時間全部是舉步維艱」。作為一個創業者,對這句話一定體驗非常深刻。

《可蘭經》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如同波濤上的月影,永遠沒有片刻安寧的時光。我覺得這是創業的一個狀態。應對這樣的狀態肯定是有些方法的,我們處於低谷期的時候,不能被動地消極應對,可以有些積極的方法來處理。所以有了我今天這樣一個分享的主題:創業者怎麼去渡過低谷期?
創業是一件明亮而憂傷的事情!那麼,在創業低谷期的時候,應該怎麼去應對這個過程當中的孤獨、焦慮,以及心理上的折磨?

我們去應對這些問題,首先要重新去認識創業這個事情。創業是一件明亮而憂傷的事情。或許大多數人可能受到創業媒體的影響,他們只看到創業明亮的一面,而憂傷的一面只有創業者自己深味!大多數人對創業這件事情的認識是不夠全面的。

創業的過程這些磨難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就是你選擇了創業,這些磨難就要經歷,不可避免。選擇了創業就註定選擇了一個反覆痛苦和重複打擊的環境,我們去創業,就要不斷地去在痛苦中渡過,被重複的打擊磨鍊。另外,有一個很雞湯的觀點:苦難是化妝了的祝福。你在創業路上遇到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就你,為了成就你的團隊和你的公司。

這是我理解的創業,明亮又憂傷。徐志摩曾用「Kissing The Fire」 去比喻愛情,其實創業也是一樣,如同與火焰相吻,美好,同時又非常地痛苦。這是今天分享的第一點,要重新認識創業這件事情。

我們要重新認識情緒

相信很多創業者都有這樣的想法:如何去消除創業過程中的焦慮和心理上的折磨?我想這是做不到的。任何一個講座,任何一個分享都沒有辦法去消除我們在創業路上的焦慮和心理上的折磨,為什麼?我們要反過來看認識創業過程中的一些情緒。

在大多數人看來,情緒不是一個好東西。我們都害怕情緒,也害怕自己有情緒。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正確對待情緒的方式。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員工招聘的時候,你願意選擇一個會為工作焦慮的員工,還是一點都不焦慮的員工?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前者。這個問題可以提醒我們:其實有時候焦慮不是一個壞事情。

首先,創業者是不可能消除焦慮和抑鬱狀態,一旦選擇了創業焦慮會持續而來。其次,你是抑鬱狀態,還是抑鬱症?你是焦慮,還是焦慮症?我們一定要分清楚這點。人處於抑鬱狀態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出現這種狀態。但是如果你抑鬱的狀態一直持續了2周還是沒有任何改善,這個時候,你可能是有抑鬱症了。焦慮也是一樣。人都有廣泛的焦慮,這種廣泛性的焦慮實際上在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比如過馬路的時候,適當的焦慮能讓我們減少事故的發生。如果你的焦慮讓你沒辦法去正常工作和生活了,這時候你可能患上了焦慮症。
第三、無論是抑鬱還是焦慮有它們積極的作用,學習去接納這些情緒。我們可以和自己的情緒對話,學會跟情緒對話,我們就把情緒從我們的對立面拉到了我們身邊,這會讓我們長長地鬆一口氣。

第四、情緒有時候可以作為工具。這是中國人最不擅長的地方,為什麼說中國最不擅長利用情緒的這一工具,因為中國人害怕情緒。天然地遇到情緒就想逃跑。其實很多時候情緒可以幫我們快速解決問題。

比如憤怒,有時候你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憤怒,會幫你憤怒的對象快速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相互推諉不作為。比如適當地披露自己的焦慮情緒,它能獲得你團隊成員的理解和支持,讓大家一起聚焦在問題解決這個點上。但千萬要注意的是,表達情緒一定不是發泄情緒,發泄情緒只會造成情緒污染,讓你身邊的人狀態也變得一團糟糕。

我們很多時候情緒超出了我們的負載,已經不在正常的焦慮狀態,或者已經不在正常的抑鬱狀態,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去做些事情。

 
創業心理調適小錦囊

首先我想說一個概念:AQ、逆商、逆境情商,它是人在面對逆境時的反映方式和面對挫折,擺脫問題的這種能力。

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因素主要取決於三個點: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逆商。逆商這幾年才被提及,AQ對於創業者非常重要。有一個人是出了名的AQ高,他就是褚時健。王石有這麼一句話評價褚時健: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能力,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觸底反彈的能力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創業每一天都不會好過,每一天都遇到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有這樣的能力。

所以第一點,我覺得創業需要一顆大心臟

創業者具備一個大心臟然後再去創業。這樣的話,就是我們更有能力去應對我們創業中遇到的挫折。你很難想像一個玻璃心的人他能創業成功,你也不能樂觀的認為,創業能把一個玻璃心的人變成一個大心臟的人。你得承認一個事實,其實大多數人是不適合創業的。

第二、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是直接面對問題
 
再多的旅行也拯救不了你。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想去旅行一趟。旅行唯一的價值是調整我們應對問題的能量,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能量非常非常低,通過旅行可能調整我們的狀態,但本質上跟這個問題任何關係都沒有,旅行回來之前遇到的問題依然原封不動地擺在那裡,所以大多數的時候旅行沒有任何的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改變你的情緒狀態,改變你的能量狀態。

心理學有一句話: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是直面問題。旅行其實這是迴避問題的方式,可能也有一些作用。如果你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就不要逃,去直面這個問題,不要迴避。迴避問題,會把解決問題的時間窗口拖得非常非常長,對很多創業者而言,他們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

第三、一定要建立你的社會支持系統

創業就是像玩憤怒的小鳥。當你失敗的時候,總有一群豬在笑。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中國人特別喜歡幸災樂禍。因此,一定要建立你的社會支持系統(social support,指的是個人在社會網絡中所獲得來自他人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支持)。當我們在低谷的時候一定能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
這你在低谷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身邊的人,或者是路人不會給你能量、支持的。可能還會給你取笑。但是如果我們在最難的時候,身邊的人給我們這樣的支持,所以我們會更容易去渡過難關。因此在平時,要處理好家人、朋友的關係,跟他們講為什麼去創業,創業要得到他們的支持,這樣社會支持系統會讓你從低谷里走出來。

第四、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更高效處理遇到的問題

你的思維是過去式,還是未來式的?當你的下屬本應該完成500萬的業績指標,卻只做到來200萬,這個時候你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大多數人會問:為什麼?你為什麼會做到這樣?這是過去思維。我們在討論過去的時候,一定會痛苦。當我們問為什麼做成這樣?為什麼沒有沒實現?你的下屬心情怎麼可能是好的。我覺得過去式思維對一個團隊來說是低效解決問題的方式。

什麼是未來思維?未來思維是說:我們該怎麼辦?大多數人問的是Why,為什麼這樣?對一個問題來說我們應該要問HOW,應該怎麼辦?導向積極的一面,要找方向。當你問一個人Why的時候,他會找原因、找藉口。問HOW的時候會找方法,找策略,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五、創業者必須要跟創業者在一起

創業者必須要跟創業者在一起,多來參加今天這樣工作坊。為什麼這個不在社會支持系統裡面呢?我覺得這個跟社會支持系統是不一樣的。家裡人給你支持,但是不一定跟你正確的道路。當你遇到困境,家裡人大多會從你個人的舒適感出發,勸你別那麼辛苦要不放棄把。但你創業的朋友不一樣,創業者可能會說:我以前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再堅持一下吧,再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強關係和弱關係是不一樣的。強關係給的是資源、支持。但是弱關係會給你一些信息、資訊。創業者和創業者在一起的話,更可以幫你看到之前看不到的點。讓你咬牙堅持下去。很多時候我們跟自己的家人們分享的時候,他肯定是從你最舒適的方式來給到建議,而不是從整個項目的點給建議。況且家裡人根本不了解你項目,給不了建設性建議。

第六、在不熟悉的領域找到你的智囊

我們關係里要有幾個智囊,要有幾個私人顧問。很艱難的時候,甚至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可以給我們一些專業方面的信息。我們在很多方面是一方面的專家,但是在很多領域我們的信息是不對稱的,我們要找到這方面領域的專家,在我們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他們能給我們建議。

第七、運動是擺脫低谷的最有效的方法

養成運動的習慣,那麼怎樣運動是有效的?每天大概有30分鐘流汗的運動經歷,這樣的話可以很快地幫你擺脫就是你的焦慮狀態和抑鬱狀態。你在很艱難的時候,你要保持運動的一個習慣,這樣的話,它更能幫助你就是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個快樂的因子,能讓你的狀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